2024年昆明市成人高考专升本《教育理论》题库

时间:2024-05-10 16:40:31   阅读:8

2024昆明市成人高考专升本《教育理论》真题库汇编(含答案)

学校:________班级:________姓名:________考号:________


一、单选题(25题)

1.中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()。
A.尊师爱生、团结互助、双边互动 
B.师生合作、长善救失、教学相长 
C.尊师爱生、长善救失、双边合作 
D.尊师爱生、民主平等、教学相长 

2.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的“因材施教”“循序渐进”等教育原则,对于当今教育仍然适用,它并未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改变。这说明教育具有(  )。
A.历史性B.社会性C.个体差异性D.相对独立性 

3.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而不从”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(  )
A.连续性、广延性B.长期性、间接性C.主体性、示范性D.复杂性、创造性 

4.下列不属于家庭教育的特点的是()
A.教育内容的生活化B.教育方式的情感化C.教育方法的多样化D.教育过程的程序化 

5.对于做事犹豫不决、优柔寡断的学生,应着重培养的意志品质是(  )。
A.自觉性B.果断性C.自制性D.坚韧性 

6.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理想期,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()
A.不均衡性B.顺序性和阶段性C.个别差异性D.稳定性和可变性 

7.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、技能,体现了课外校外教育的(  )
A.自愿性B.灵活性C.实践性D.直观性 

8.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(  )
A.榜样示范B.品德评价C.陶冶教育D.说理教育 

9.集体舆论是指(  )
A.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 
B.班主任所提倡的言论和意见 
C.集体中所有人都一致同意的言论和意见 
D.集体中优秀分子的言论和意见 

10.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倡导的形成性评价旨在()
A.对学生进行甄别排序B.诊断学生的学习基础C.考查学生学习的终结效果D.改进教学,促进学生的发展 

11.智力是下列哪种能力的综合()
A.思维能力B.观察、记忆力C.特殊能力D.一般能力 

12.关心集体、对人热情、乐于助人、为人谦虚等特点,属于|生格的()
A.理智特征B.情绪特征C.意志特征D.态度特征 

13.王老师在小学语文课上,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描绘了深秋层林尽染、色彩斑斓的山林风光。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()。
A.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.启发性原则C.直观性原则D.循序渐进原则 

14.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。这种现象属于(  )。
A.感觉B.知觉C.直觉D.联觉 

15.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
A.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B.增强学生体质C.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D.为国家输送体育人才 

16.下列不属于课程的是(  )
A.学校周边环境B.英语C.语文D.数学 

17.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(  )
A.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B.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C.关心学生身体健康D.做好家长工作,争取社会有关方面配合 

18.下列选项中被看作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的是
A.理想B.信念C.兴趣D.需要 

19.在教育史上,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。这说明学制具有(  )
A.永恒性B.继承性C.阶级性D.相对独立性 

20.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()
A.增强学生体质B.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C.进行体育道德教育D.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 

21.一个外表充满魅力的人,其品行往往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。这种现象所反映的社会知觉效应是
A.刻板效应B.首因效应C.晕轮效应D.投射效应 

22.美育初次正式列入我国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在(  )
A.1911年B.1912年C.1921年D.1949年 

23.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是(  )
A.家庭环境和各种校外机构B.家庭环境和社会意识形态C.社区、各种校外机构和大众媒介D.家庭、学校和社会 

24.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,多出人才,出好人才的是(  )
A.《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》 
B.《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》 
C.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 
D.《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》 

25.斯腾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()
A.情境亚理论B.成分亚理论C.经验亚理论D.认知亚理论 

二、判断题(8题)

26.表面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。
A.正确B.错误 

27.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。
A.正确B.错误 

28.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,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。
A.正确B.错误 

29.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。
A.正确B.错误 

30.给学生请家教就是家庭教育。
A.正确B.错误 

31.我国明确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须实行“六三”分段。
A.正确B.错误 

32.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,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,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,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。
A.正确B.错误 

33.不同智力水平的人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同的
A.正确B.错误 

三、填空题(2题)

34.手舞足蹈、挺胸阔步、捶胸顿足这些表现属于____表情

35.____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体。

四、简答题(10题)

36.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?


37.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。


38.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


39.简述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。


40.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。


41.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?


42.压力事件的应对方式有哪些?


43.简述引起和维持随意注意的原因。


44.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?


45.要培养创造性人才,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。请联系教学实际,论述“启发性教学原则”。


参考答案

1.D
2.D教育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,但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,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。这种相对独立性可体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,任何一种教育,尽管受当时的社会所制约,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,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。
3.C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.虽令而不从”体现教师劳动特点的主体性、示范性。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。示范性指教师言行摹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,教师的人品、才能、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,因此,教师必须以身作则,为人师表。
4.D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教育内容的生活化、教育方式的情感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
5.B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,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。对于做事犹豫不决、优柔寡断的学生,应着重培养他们的果断性。
6.A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,在人的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,施以相应的教育。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告诉我们,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理想期。
7.C课外教育的主要特点包括:自愿性、灵活性和实践性。其中.实践性是指学生参加课外校外教育活动,主要是通过亲身实践来获得知识、技能,培养各种能力。
8.B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,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,促使其发扬优点、克服缺点,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。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奖励、惩罚、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。
9.A暂无解析
10.D
11.D一般能力和认知活动紧密地联系着,观察力、记忆力、注意力、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是一般能力,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
12.D
13.C
14.D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,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,在心理学上被称为“联觉”现象。例如,具有音乐造诣的人听音乐时会产生相应的视觉,这种现象就属于联觉。
15.B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。体育的具体任务包括:(1)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,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,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;(2)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接能,使学生养成科学假热身体的习信:(3)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器机品德教育:(4)向国家输送优秀的体育运动员,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。
16.A语文、数学、英语都属于狭义的课程,即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科目;广义的课程还包括小学课程、中学课程、大学课程等。学校周边环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。
17.A暂无解析
18.D需要是个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,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内在源泉。
19.C暂无解析
20.A
21.C暂无解析。
22.B暂无解析
23.C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学校、家庭环境以外的社区、文化团体和组织等给予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。社会教育主要通过社区,各种校外机构,报刊、广播、电影、电视、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等途径和形式来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。
24.C1985年颁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中明确提出,这次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,多出人才,出好人才。
25.B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。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、智力情境亚理论、智力经验亚理论。其中成分亚理论是核心内容。
26.B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。
27.B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”体现的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。
28.A幻想是指与个人愿望相联系,并指向未来的想象。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。
29.A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,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。练习是技能形成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,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,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。所以说任何技能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。
30.B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,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。
31.B我国规定当前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实行多种分段,既包括“六三”分段、“五四”分段,还有九年一贯制等。
32.B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,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,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,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。
33.B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.智力的分布特点是两头小、中间大,即占两头的智力超常与智力低下的人在全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,绝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发展在正常范围内。
34.姿态或身段或肢体
35.非正式群体
36.自我意识正确;人际关系协调;性别角色分化;社会适应良好;情绪积极稳定;人格结构完整。
37.(1)信息保持时间短暂。最长不超过1分钟。(2)短时记忆容量有限。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±2个组块。(3)短时记忆的信息容易受干扰。
38.(1)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(2)学习的程度(3)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(4)识记者的态度
39.(1)遗传与营养;(2)早期经验;(3)教育与教学;(4)社会实践;(5)主观能动性。
40.(1)社会实践活动。(2)学科活动。(3)科技活动。(4)文学艺术活动。(5)文娱体育活动。(6)社会公益劳动。(7)课外阅读活动。
41.(1)正确对待后进生,关心热爱后进生;(2)了解情况,对症下药;(3)培养学习兴趣;(4)抓反复,反复抓。
42.(1)根据应对方式的针对性,应对方式分为对抗、淡化、自控、求助、自责、逃避、计划和自评。(2)根据应对方式的目的,应对方式分为两种:一是改变应激源或个体与应激的关系,二是改变自我而不是改变应激源。(3)根据应对方式的表现形式,有积极的认知应对、积极的行为应对和回避应对三种。
43.(1)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。(2)对兴趣的依存性。(3)对活动的合理组织。(4)个性特点。
44.(1)传递与保存文化;(2)选择文化;(3)交流与融合文化;(4)活化文化;(5)更新与创造文化。
45.(1)含义:在教学活动中,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,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,发展能力。

(2)依据:它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上的反映。

(3)贯彻要求:第一,讲解要少而精,抓住重点和难点;第二,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,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;第三,设置问题情境,启发学生积极思考;第四,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。

声明:(一)考试政策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  • 微信办理
  • 公众号
  • 地区切换

  • 在线咨询

  • 报名入口

  • 电话咨询